Bakong巴孔寺


九、


巴孔寺是Indravarman I在位時建立的國都寺廟,格局宏大,建立的年代約和
比列科寺同時。在材料上則開始嘗試用砂岩來建造。在巴孔寺可以同時看到紅
磚和砂岩建造的建築物。


巴孔寺是第一座”Temple-Mountain”形式的吳哥寺廟。


在行走遊覽於古廟之中,聽著導遊講解之時,我內心裡浮現的疑問卻是越來越
多,這導因於身處不同文化的人接觸了另一個陌生的文化時所產生的激盪,因
此產生了對於同樣事物的不同理解的好奇。


一般而言,台灣的民間信仰混雜了道教與佛教於其中,真正純粹屬於道教或是
佛教的廟宇極少。道教是一個多神教,在漫長的歷史中,許多人格氣度受後人
景仰的英雄們漸漸的被神格化之後,陸陸續續的加入了道教的行列。有的神明
因為信仰的信徒越來越多,祭拜的風氣越來越盛,神格也越來越高,歷代的皇
帝不斷的加以冊封越來越高的頭銜,如媽祖。原本由民間集資建立的廟宇,因
為香火鼎盛之故,官方有時也會參予出資修建。雖然信眾們會隨著自己的喜好
而影響神明在寺廟中的位階,但是基本上最大的神格仍然不會逾越,比方說「
天」,是神中的最高位階,沒有形象,完全沒有人格化,是絕對抽象的崇拜,
因此拜拜時,第一個拜的一定是面向前殿之外對天禱告,然後把香插入放在前
殿正門外的香爐中。


但是人民對神明的態度是有求助居多,比如說祈求考運順利而祭拜文昌帝君、
孔子;祈求財運亨通,拜財神爺,拜關聖帝君。如果實現願望,願意齋戒數月
,或者是用其他的承諾交換,祭拜的行為帶著功利的目的。人民多半還是入世
的、注重現實的,宗教在台灣的功能多半仍是爲了現實上某件事情之達成而冀
求保佑,而沒有和精神貼合緊密。有些廟宇香火鼎盛,可是宗教帶給信徒的是
現實的保佑,而非精神上更高層次的解脫。宗教帶給我們什麼?從許多盲目膜
拜偶像的信徒的奇怪行為看來,我覺得那僅僅只是被膚淺的言論所擄獲,選擇
用一個看似簡單輕鬆的竅門來為自己的苦惱解套罷了,缺少的就是深沉的自我
反省。


印度教文化圈的人民的宗教觀比起台灣而言似乎更加接近生活,或者說印度教
體現的不只是一個宗教而已,他更代表了整個印度文化的人民的信仰和生活方
式。因為自身的所有精神價值都建立在這個信仰的體系之中,因此使得這些規
模宏大出奇的寺廟得以被建立。他們的精神價值仰賴著神,神可以普度他們,
帶領他們減輕他們的罪業而在來世輪迴到更高的層級,如今,王就是神的化身
,因此,建造祭拜神王的寺廟,是他們理應爲神做的事情。


所以,寺廟就是神明的住所,不是庶民向神明請求的地方,不是求神問卜的地
方,不是連絡鄰里感情的地方。不可以有吵雜的噪音、煙霧瀰漫、和爭先恐後
搶頭香的歇斯底里。進入了寺廟,就是進入了神的居住地,任何一點的隨便都
是對神的不敬。


唯有這樣的角度,才能理解這些不成人口比例的巨大寺廟何以會被建成。因為
整體人民的信仰價值是與宗教緊緊結合在一起的,他們是虔誠的,希冀爲神奉
獻的。



(待續)


10/26/2006 Milstei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l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