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巴孔寺的主塔往下看去


十、


巴孔寺祭拜的是Shiva濕婆神,整座廟宇的中心是一座五層主塔,供奉的是皇
帝Indravarman的Linga(林迦),同時也是皇帝死亡之後的陵寢。作為正殿的主
塔位於整座廟宇的最高點,以此正殿為中心,從內往外層層下降,最外圈是護
城河,這樣的格局體現的是印度教的宇宙觀。宇宙的正中央是須彌山,須彌山
的四周是陸地,陸地再往外地勢更低的是海洋。


這就有如一個小型的宇宙,宇宙的中心是神王,透過這個宇宙和更大的宇宙相
連,在這個小宇宙的中心是代表著生殖與繁衍的Linga。心理學認為所有決定
人類行為的動能來自於潛意識裡對「性」的渴望,追求慾望之達成使得人類持
續往前進步。印度教的陽具崇拜被用以說明這個論點,遠古時代人類祖先因為
對於生命誕生的神祕而直接以陽具崇拜來表達敬畏,或者是來自石器時代以來
面對險惡的外在環境,通過了天擇,最根深蒂固的烙印在集體潛意識之中,對
「生殖」一事的極度看重。Linga是力量的源頭,是宇宙中一切能量的來源。
在這個小宇宙中,透過神王的Linga而與大宇宙連結,源源不斷的能量維持了
整個世界的平衡。


印度教信仰可分為吠陀時期、婆羅門時期以及印度教時期。吠陀時期的神明尚
處於原始崇拜,神明多半為自然神,如風、火、雷的人格化。到了印度教時期
,神話的內容和許多神的地位都和吠陀時期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說在吠陀神話
中的因陀羅,進入印度教之後神格降低許多。印度教以創造神梵天(Brahma),
守護神毗濕奴(Vishnu),以及破壞、再生、舞蹈神濕婆(Shiva)為三大主神。


印度教文化傳到東南亞之後,在此時的代表性政權的吳哥文明裡,混雜融合成
如何的面貌?今日根據有限的考古資料無法得到詳細的答案。從這些建築之中
只能看到一些片斷零星的線索。而從現存廟宇祭祀的對象來看,濕婆和毗濕奴
是最被崇拜的兩大主神。


以下是吳哥王朝三座不同時期的建築的平面圖:



Bakong格局(西元881年)

Ta Keo的格局(大約建於西元1000年)

Bayon的格局(大約建於西元1200年)


(以上三張圖翻拍自一本寫的很好的書《Ancient Angkor》,作者是
Michael Freeman以及Claude Jacques,裡面的資料非常豐富)


這三座寺廟的間隔大約各兩百年,基本上仍然是延續以須彌山為中心的宇宙觀
所建立的回字型格局,最大的不同在於,原本會擺放在內外牆之間,或者是從
東門入口引到兩側的Hallway,逐漸進化到和內外圍牆結合而成的Gallary。在
巴孔寺時,紅磚和砂岩仍然是混用的,隨著建築技巧的成熟,砂岩完全取代了
紅磚而成為吳哥建築的主要材料。在巴孔寺,圍牆仍然還是用紅磚土築起來,
到了後期,完全就是用砂岩來築牆。而由於砂岩的雕刻比較不容易損壞,保存
性遠遠勝過用灰沙來雕塑,隨著國力強盛,雕刻技巧的進步,以及國王的有意
宣揚,圍牆和浮雕結合在一起的Gallery也就隨之產生,後面的文章會提到這
些Gallery上的浮雕,說明了當時的文化、以及柬埔寨人根據神話而想像出的
圖畫,非常精采。



位於入口引道兩旁的一個Hallway,可能是後來的”liberary”-中文則是用
藏經閣稱之-的雛形。



象徵須彌山的主塔之外,由八個較矮的塔圍繞在主塔外圍,每個塔的四個方位
都有台階而上,並且各有一對石獅鎮守,和主塔相比層級較低,各項配備都嚴
守自己的位階。



主塔。一般而言,這時才剛開始嘗試用砂岩,因此雕刻比較簡單樸實。



從主塔上往後方看下去,可以看到入口處的gupura(這種印度建築特有的塔門
似乎還沒有統一的譯名,wiki上是採用”瞿布羅”這個名字,我不確定是不是
古籍上就有使用過。)以及護城河,原本應該有的城牆都倒塌了只能看到一點
點基座痕跡。兩旁的紅色磚塔保存的不錯。這一路下去可以看到兩旁石獅鎮守
每一個台階而上的入口。在較矮一層的地方,可以看到兩邊還有較小的塔,圍
繞在最高的主塔的四周。



要上去主塔必須先爬陡峭的樓梯而上,經過好幾重之後才能到達最高層,每一
層的四個角落有大象雕像鎮守。我猜想之所以是大象應該是因為象頭神Ganesa
的關係。


Ganesa是印度教中廣受歡迎的神,他帶來好運、替人解憂,同時也是智慧神。
他是濕婆和帕凡提女神的第二個兒子,是濕婆的軍隊伽那提婆的首領。


(待續)


10/27/2006 Milstei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l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