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戰場》-娛樂導向不失嚴肅


《反恐戰場》是麥可曼恩製作的電影,導演是彼得伯格,然而卻似乎有更多屬於麥可曼恩的元素,必須要等到我看更多彼得伯格的電影之後才能推論。然而相信不大會有人質疑,電影後段的槍戰動作,明顯是麥可曼恩的風格。


我不認為《反恐戰場》這部電影有太深沉的東西在裡面,因此不論是批評他大美國主義,或者是讚許他反諷大美國主義(事實上我認為電影比較傾向這一端),都有點打不到著力點。我認為《反恐戰場》的娛樂功能仍然是順位較前,而他也的確做到了讓觀眾看的緊張刺激,血脈噴張,至少對我而言,很久沒看到這種「不知道接下來會怎麼樣」的連串對戰場面而心跳加速的電影了。說故事要說的順,後面這些場景才能叫人看的緊張。說到以寫實風格來處理槍戰,我認為《反恐戰場》是遠優於《神鬼認證三》的,以手搖鏡營造寫實感固然是一招,但是有一點非常重要的是,攝影機不是真正的人眼,人在跑動晃動時,視線其實不會晃動的那麼誇張,這是因為人腦有自動調節機制,使人不至於頭暈。《神鬼認證三》以及其他一些電影犯的毛病就是過分迷信搖晃,而枉顧觀眾暈頭,還自以為這樣叫寫實,其實他們這樣反而脫離了現實。《反恐戰場》則是略為收斂的控制攝影機的晃動,而更注重交代人物的整體動作,絕不像《神鬼認證三》的只看到影子閃來閃去。最後的對戰場面是好幾個人同時進行的,導演最後剪輯出的版本清楚的交代了分進合擊的整個過程,而又能顧及節奏的緊湊,可說亂中有序,除了大批的攝影團隊和導演、助理導演的分工合作之外(這段戲是分組同時拍攝的,幕後花絮收錄了四組人馬的拍攝,電影是最後剪輯出的整合版),幕後的剪輯的功夫更是令人嘉許。真的要挑剔的話,我個人認為可以再放更多進去,如在大樓外留守的兩人,面對著躲藏在圍觀人群中的槍手,大樓內是槍聲打鬥不絕於耳,外頭的他們則戰戰兢兢,搜尋躲在人後的攻擊者,最後是冷靜的葛蘭特(克里斯古柏飾演)將之擊斃。但是會不會導演加入了這個部分後,反而破壞整個行動的節奏,因而只好捨棄呢?不管怎樣,雖然犧牲掉了克里斯古柏的表現,最終剪出來的版本仍然是讚到不行。


劇情的鋪排,張力的累積,緊張的槍戰,作為娛樂導向的電影,《反恐戰場》非常的成功。


其實《反恐戰場》原始是有企圖去更深入的探討美國反恐戰爭這個敏感議題的。電影有一段戲:FBI向國務院官員表達派員前去利亞德調查爆炸案的意願。被剪掉的一段戲是,身為組長的費洛瑞(Jamie Foxx飾演)和手下的鑑識專家珍納梅爾(Jeniffier Garner)試圖向希望以外交手段擺平此事的官員力陳派員他們去調查的理由。大意是:他們認為自殺炸彈客之所以橫行,正是兩國為了彼此的利益而過於小心翼翼的關係,因此讓FBI前去調查,便是展現美國反恐的強硬立場,而達到遏阻的目的。


除了這段之外的兩幕:費洛瑞利用內幕消息來利用傳媒向沙國大使施壓以使他們的調查成行;費洛瑞運用政治手腕讓沙國王子同意將調查權由軍方轉回警方;電影呈現的是費洛瑞為首的這些FBI特別調查員,並非只是一介武夫,而是剛柔並濟的專家,會運用最有效的策略達成辦案的目的。


但是,電影的最後卻是靈光乍現的轉折:美國的費洛瑞以及沙烏地阿拉伯的恐怖份子孫女之口同時述說的一句話:「我會殺光他們」──皆露了人性本質──復仇,換言之,所有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所有充滿機智聰慧的行動,其實都只不過是掩飾復仇的帳眼法罷了,導演讓一句話有強大的力道撕毀美國反恐行動虛偽的外表。


電影的開頭,費洛瑞的好友,梅爾之夫法蘭在利亞德因為炸彈客而殉職,導演讓組員們籠罩在悲傷的氣氛中,之後,導演非常小心的讓這份悲傷淡化,尤其是他們進入利亞德之後,故事的焦點似乎純粹集中在辦案本身,當案情逐步進展,幾乎沒人記得一開始死了FBI探員。直到最後那一句話,又瞬間把整部電影的焦點拉回到探討美國反恐戰爭的本質上。同時形成最大的反諷:原來這些幹練的FBI探員,所展現的專業、冷靜、謀略,終究只是為了復仇。


除了反諷美國的反恐戰爭的本質之外,電影還藉由不同角色呈現反恐戰爭本身的荒謬:協助辦案的阿拉伯人費瑞斯,是個具備人性良善面的警官,亟欲將此炸彈客幕後主腦揪出來,以替同時被炸死的同袍報仇,這個曖昧性的角色在片中殺了許多阿拉伯人,最後自己也殉職;最後的對戰時,分開獨自搜尋公寓的珍納面對一家飽受驚嚇的阿拉伯家庭,她放下手中的槍,用阿拉伯語說:「抱歉」,她想抓的是恐怖份子,無意讓這些「非恐怖份子」受驚,事實上,恐怖分子正是這看似普通家庭裡的長者,攻擊發起時,她被迫在女孩面前殺死其少年的兄長,為了復仇而來的珍納,顯然先入為主的認為恐怖份子不等於平民,然而她自己也證明了反恐這個大旗一旦舉起,殺死這些「平民 」便是必須面對的罪惡,可惜卻必須要從本土飛來阿拉伯才能認清,那些仍在本土高舉反恐大纛的人,恐怕仍然難以認清。不過這些比起費洛瑞來講都不算完整,導演最後剪輯的版本選擇以費洛瑞的角度為核心。


結論:《反恐戰場》原始的劇本可能有許多方向,最終決定的順位是娛樂性>透過費洛瑞觀點呈現的反恐戰爭>透過費瑞斯觀點呈現的反恐戰爭>其他(透過美國官員呈現的、透過恐怖份子呈現的、透過珍納呈現的等等。即使最後仍是娛樂導向的作品,卻仍然保存了原始劇本的神采,這是我給《反恐戰場》高度評價的地方。


註:
我喜愛以寫實風格取向拍攝的槍戰動作打鬥。因此麥可曼恩的電影一直是我感興趣的。或者可以說,我之所以喜愛寫實風格處理槍戰,很大一部分是受到一九九五年麥可曼恩導演,艾爾帕西諾、勞勃狄尼洛主演的經典作《烈火悍將》的影響,該片以寫實風格處理的槍戰在今日來看仍叫人屏息。


麥可曼恩的寫實不只是在槍戰處理上,事實上在角色刻劃,劇情鋪排上,他總是讓攝影機處在一個種旁觀角度般的使觀眾和故事裡的世界帶有一點點距離。較為被動的觀眾很可能馬上感到無聊,因為沒有人將他們帶進電影裡,然而對另外一些人而言,這樣的距離反而提供了他更大的觀看故事的空間,擺脫了過於繁雜的分鏡的干擾,而進入電影故事的更內在。不難想像如果兩人對話時,中景、特寫、視角切換過於頻繁,將會阻礙觀眾欣賞艾爾帕西諾和勞勃狄尼洛的演技。另一方面,這種帶著疏離感的鏡頭,也形成了令人著迷的特殊風格,在《落日殺神》裡,鏡頭呈現下的洛杉磯彷彿是被關在玻璃瓶中的另一個小宇宙般,雖然城市光點漫漫,卻仍然只是照在玻璃上的微弱亮點,使片末殺手的死亡濃郁著微不足道的哀傷。


02/05/2008 Milstei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l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