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選舉


這次的立委選舉我沒有回去投票,除了因為當時重感冒身體虛弱之外,更重要的原因莫過於對此次選風的不滿意。我在前幾次的選舉都是投給民進黨籍的人,但是這次,看到由阿扁主導的各種議題在媒體的推波助瀾搞的沸沸揚揚,我相信這無庸置疑的只是為了選舉而演出的鬧劇。尤其是中正紀念堂換牌拆匾一事,誠然,這件事情本身具有政治正確性,操弄政治正確也是政客一貫的伎倆,然而,這些事情由被一連串貪瀆弊案而把整個民進黨拖下水的陳水扁來主導,讓人真的很厭惡,換句話說,即使是政治正確的操弄,陳水扁也是操弄這手法最爛的人選。這讓我對投票的觀感演變成:「如果我去投給民進黨,那麼我就是在為阿扁(及其默許作亂的莊國榮)背書。」。那麼,我是怎麼也投不下去的。


雖然立委選舉的結果,民進黨慘敗的出乎意料,但是至少讓阿扁從那自搭的台子搞起的鬧劇退場,可能為時已晚,但次總比沒有好。如果立委選舉結果持平,甚至比預期的好,那麼長遠來看整個民進黨不止會慘敗,可能直接滅亡了也說不定。


於是舞台的焦點終於又回到謝長廷的手中,約莫在立委選舉之前就已經看出謝長廷要將阿扁掃到舞台邊緣的企圖,喧賓奪主的配角已經把多數的觀眾氣走,任何有眼睛的人都知道這個趨勢,更何況是謝長廷自己?


這個舞台的主角終於回到謝長廷PK馬英九的局面,平心而論,泛藍只要維持現狀維持氣勢,運用立委選舉的戰果,讓地方的主事者積極請樁腳出來投票,就可以獲勝,即使泛綠把這次因為失望而未投票的泛綠選民催出來,甚至吸引中間選民出來投下支持票,恐怕都難以撼動泛藍的盤。更何況以後者而言,剩下兩個月的時間實在太短,由此更可見到阿扁的殺傷力有多強。而以泛藍來講,規避謝長廷辯論的邀請的確是最有利的,畢竟,真要講實幹面的東西,馬英九不會是謝長廷的對手,兩人之前正是北高兩市的市長,政績拿出來一擺,馬英九不堪一擊,因此對泛藍而言,不必去理會對手的邀戰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打仗免不了要肉搏戰,總統選舉是不可能不辯論的,辯論越少、越晚,對國民黨的傷害就越低。相對的,正好卻也落實了謝長廷攻擊其「沒有政績」的說法,因此緊接著綠卡、槍手之後,接著可能會用此來集中火力對付馬英九吧,因為「辯論是不可避免的」,泛藍終究還是得站上台跟對手面對面廝殺,頂多就是在言詞技巧上下功夫,換句話說戰略上的不可避免只好盡量用戰術加以補救,以減少傷害為目標。


綠卡事件本身不複雜,但是綠卡事件背後暴露的確是馬英九為首的團隊的應變能力的差勁。


馬以南槍手事件說來也是翻舊帳,也不是馬英九自己,但是這個事件暴露的卻是過去威權時代,政府對這些特別身份的黨員的「優待」,雖然沒有明著再把轉型正義這張牌亮出來,隱而未彰的是勾起了那些過去的受害者對國民黨黨國不分的不滿記憶,對這件事情來說,馬英九第一時間採低姿態的發言是最好的做法。


到目前為止,議題還是都由民進黨主導,跟過去沒有兩樣,泛藍只能被動回應,大部分還回應的很差勁,或者說對方都是「選舉奧步」。坦白講我認為這些離奧步還有一點距離,再說,選戰就是打仗,打仗就是要全力求勝,就是要定戰略、打戰術,缺點是有可能走到偏鋒,變成爛泥大戰、光怪陸離,然而假使死氣沉沉,就像極權國家的選舉一樣了無生氣,我想,前者還是比較好一點。


最後是關於勝敗。當立委大敗之後,泛綠支持者陷入了嚴重的挫敗,一時彷彿民主倒退,「黨國再現」(這次國民黨好像不敢再喊這句話了),我認為不用這麼悲觀。對老一輩的人來講,因為他們曾經經歷過白色恐怖的時代,有的甚至直接受到了國民黨的迫害,因而看到國民黨立法院大勝之後,那份潛在的恐懼浮現上來,而感到惶恐與憂心,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現在已經不是過去,時代已經進步,就算國民黨在國會一黨獨大,以現在的時空背景,要像過去那樣亂幹也有困難,媒體雖然狗仔,但是揭弊這一項功能性其實發揮的還不錯;就算真的幹的很差,任期也不過四年,四年後再選舉時,選票將會決定誰上誰下。除非國民黨主導修憲,修成對自己有利,不過,要修憲恐怕要先取得輿論的支持,這難度也很大。


總之,我認為台灣民主化已經走到了今天,儘管今天看起來仍然情緒勝過理智,政策不敵嘴砲,但是整個趨勢還是往理智方向走的,不應該意氣用事的把藍綠帶入個人情緒,不分青紅皂白的只看立場不問是非,更不該把勝負看的太嚴重,覺得輸了這次就萬劫不復,反正再怎麼樣選舉就是幾年一次,對誰不滿意的話就不要投他,對誰認同就投他一票。自己不滿意的人選上了,so what?那表示有更多人認同他。從小到大,生活的團體中,總有你看不爽的人受到歡迎,總有你喜歡的人被討厭,這是常態。既然是常態,就沒有必要太忿忿不平。


02/20/2008 Milstei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l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