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到電影院看完魔戒,其實沒有情感上的好惡,但是理性上來看卻完全認為它是一部經典,原因在於它極高的製作水平,也就是一個作品的完成度上,我認為他幾乎達到了他的要求(不過也是因為製作經費充裕之故)。


要拍成史詩,首先就是故事要夠深夠廣,再來就是時間要夠長,魔戒的故事的縱深無疑足夠,電影的時間則是項挑戰,必須要捨棄太過風格化太過強烈的表現,而必須仔細鋪陳,調理分明,調控節奏,如果再加上Peter Jackson另一部作品「金剛」,便可以明白他就是這樣的導演,能夠有耐心的忍耐著不讓電影跑的太快太急,這也是考驗觀眾的耐心,然而結果就是,讓他的作品經的起考驗。如我看第二次的感好感竟然遠遠大於第一次,就是因為第二次看完整版時,可以看的更仔細,而能顧及更多細節,也更能入戲,更能跟隨導演細細鋪陳進入這部電影。


魔戒如果落入索倫手中,世界末日就會來臨。但是,電影逐漸看下去便會發現,其實電影真正想說的並不在故事本身,而是故事之外的東西。因為這個魔戒而起的事情。在第一集的後段,從甘道夫之死開始,魔戒遠征隊就開始變了,雖然有了精靈女王凱蘭崔爾的安慰而重振士氣,但同時凱蘭崔爾也警告了弗羅多存在於遠征隊之中的矛盾。所謂因為魔戒而起的事情,就是指魔戒的存在本身,造成了人心一去不復反的變化,既可說是命運,也可說是魔戒所引起的考驗。


加長版才是真正導演打造的電影,因為它鉅細靡遺的交代了每個人的性格背景以及事件的前因後果,事件造成的矛盾與張力也因為有了邏輯和深度而有了打動觀眾的力道。比方說波羅莫,如果沒有描繪他身為剛鐸宰相之子的身分,他對比於亞拉崗的不認同就沒有了動機,如果不讓他展現了對故國過去榮光的嚮往,和現在國家衰頹的力不從心,他受到魔戒的誘惑就會輕易的被以為是膚淺的貪婪。更重要的是,關於他的描繪,正對比出了亞拉崗,甚至造成了亞拉崗的轉變,也就是第一集的最後,亞拉崗放棄去尋找脱隊的弗羅多,而前去履行他給波羅莫死前的承諾-守護白塔-他原本抗拒前往的剛鐸。而他之抗拒,表面上是說要杜絕波羅莫對魔戒的野心,實際上又不得不聯想是因為他一直抗拒著的剛鐸王位唯一繼承人的命運。因此,完整版把波羅莫的篇幅增多後,對整部電影就起了劇烈的化學變化,我認為,這樣的增幅是對整個系列作的完整度有極大正面效益的。


再說到弗羅多,加長版的一開始,多花了篇幅介紹了哈比人自給自足與世無爭的生活,一開始會覺得太冗長,但是神奇的是,在電影的最後一刻竟會赫然發現,這段的必要性。因為電影後段,弗羅多意識到了這個魔戒永遠的改變了他的命運,他以及山姆、梅里、皮聘進入了絕對無法回到過去那安逸生活的世界,這是從甘道夫之死後,逐漸擴散開來的強烈認知。而這項認知,恰恰又是甘道夫生前告訴過弗羅多的,命運不是人可以掌控的,但人可以盡可能的去奮鬥眼前的命運。弗羅多經過了波羅莫的背叛後,悲傷而堅決的去實踐這一嚴苛的命題-獨自前往魔多。另一廂,波羅莫之死也讓亞拉崗開始去面對他的命運。第一集就以「告別絕對不會回來的過去,步上每個人艱辛的命運之路」作結,是非常好的段落。許多人去電影院看電影時結束的很錯愕,想必也是電影版無暇讓人去思考當中的脈落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l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