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敘述伊拉克庫德族少年畢拉偷渡到法國,並嘗試游泳橫跨海峽到英國去尋找女友米娜的故事。在法國他認識的游泳教練西蒙得知後協助他,也許起因於某種對於破滅的婚姻的救贖心理。

「他已經走了四千公里,現在他想游過英吉利海峽」
「當妳離開我,我甚至懶的過馬路去追妳」

有別於其他電影,這部電影並不在故事的鋪排上按本宣科,沒有太大的刺激點在前四分之一以及二分之一處來勾起觀眾的懸念以引領故事前進(好萊塢典型劇本公式),因此可能會讓耐心較差的觀眾卻步。然而,導演卻放了極大心力往電影的深度著手,讓這個故事背後所埋藏的社會議題豐富且深厚。更重要的是,這些是被溫和的放在這悲傷的故事底下,並不訴求煽情,而是訴諸寫實。電影背後帶有批判性,但卻絕非疾言厲色,而是把持著寫實的基調,可說是把寫實主義從技術面繼續滲透到了內涵面。

家父長權威式的家庭是許多傳統社會的常態,庫德族的米娜一家即使遷居英國使然。精巧在於,米娜身為弱勢族裔的女性,對抗傳統的無奈性,從一開始就被提升成牽涉更為廣泛的層次。因為義無反顧單純求愛的畢拉的整個旅程──就是這部電影主軸──掀起了一連串的議題。而顯然的,這是一部傾左的電影。

試舉幾個可以粹取討論的橋段:
一、想偷渡到英國的少數非法族群的描述
二、可以自由戀愛自由婚姻的法國人,西蒙及其分居的妻子的婚姻狀況
三、其妻是某NGO工作人員,有正義感,幫助少數弱勢族群,並且遭受警方催淚瓦斯強制驅散
四、整個政府對待弱勢偷渡者的態度
五、整個人民對待弱勢偷渡者的態度

導演雖然提出批判,但是並未妄下斷語,對於庫德族方面也很小心的輕巧帶過,並未著墨太深,我認為是因為他知道這個議題牽涉更廣,無力著墨。這一點作者自覺個人非常讚揚,使得焦點能專注在法國本土上。

而米娜和畢拉的庫德族身分雖被淡化,但是兩人「單純之愛戀」仍然被導演緊緊掌握,而讓故事始終得以繼續前進,所謂經營深度並不意味著放棄故事性,而只是取捨而已。故而,最後畢拉橫渡海峽的游泳一戲仍然得以成為全片最動容的一段,卑微,單純,執著,而導演也秉持寫實,一丁點的夢想色彩也不會偷渡進來,讓故事以悲劇收場。

因此,雖然電影中的愛情是偉大的,但我不認為電影的主旨是要歌誦愛情。而是在於批判。這是一個包裹著嚴厲的批判性的悲傷故事。

Ps:所有演員不論主角配角都非常出色,寫實而自然,令人讚賞。
03/06/2011 Milstei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l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