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濕婆的座騎Nandi難迪


八、


開創吳哥王朝的JayavarmanⅡ統一了真臘國之後,在西元八零二年,他在今日
吳哥東北三十公里處的Kulen Plateau建都,在此,他透過傳統的印度教儀式,
冊封自己為神王,是濕婆神在人間的化身。


這個儀式的背景反應了這裡接受印度教文明已經到了非常深的程度,婆羅門祭
司在社會上佔有的地位之尊貴程度。因此統治者才會意圖藉由這個儀式來達到
政治目的。而這個儀式也影響了未來人民的宗教觀,接受了君權等同於神權的
概念,否則吳哥王朝無法維持幾百年的時間。


統治者透過神格化來合理化統治的正當性,這在古代文明中並不稀奇。如中國
的天子自認為受命於天而來帶領人民,但是如果他使人民痛苦,則他已經被天
命所捨棄,天命將降臨在真正的天子身上,他會帶領人民推翻現有的政權。商
湯推翻夏桀時已經有這樣的概念,不知道階級森嚴的印度教文明是否也有這樣
的哲學產生?有學者認為,吳哥王朝的沒落和王朝後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的
逐漸興盛有關係。因為上座部佛教的信仰認為,人可以藉由自己的修煉,而不
必依靠他人的普度,而能進入涅槃的境界。這樣的概念顯然削弱了君王,同時
也是神明普度眾生,帶領人民尋求解脫的功能。


JayavarmanⅡ幾經遷都,最後選擇了過去曾經落腳的,位於洞里薩湖岸的
Hariharalaya作為首都,也就是今日稱為羅洛斯(Roluos)遺址的地方。


JayavarmanⅡ傳子JayavarmanⅢ,他似乎開始用紅土開始建造了巴孔寺,他的
繼任者,也是他的表哥Indravarman I則繼續以砂岩為材料增建。Preah Ko比
列科寺也是在他在位時完成的。


羅洛斯遺址的年代比起其古蹟更為久遠,距離吳哥城也略遠,因此遊客變少很
多。我們是在第四天來到這裡參觀的,相較於最熱鬧的Angkor Wat,這裡顯得
非常清靜,在這邊看到的遊客多半是兩三人組成的背包族,安靜的緩步於古城
之中。


旁邊有一座僧侶居住的修道院,以及外國的慈善機構所建造的小學校,除了一
般學科之外還會教授英語,因此這裡的小朋友的英語發音標準許多。而且因為
遊客少,他們也尚未沾染上世儈的氣息,給人的印象就好多。我們送他們事前
準備好的筆記本、鉛筆等物,他們就已經非常高興。

比列科寺是一座印度教廟宇,正殿是由六座磚塔組成,根基在由砂岩築成的平
台之上。正面中間的主塔是祭祀吳哥王朝的開創者,JayavarmanⅡ,同時也等
於是祭拜濕婆神的廟宇,因為JayavarmanⅡ已經等同於濕婆神。另外兩個塔,
北側的是祭拜Indravarman I的祖父,南側則是他的父親。後方的三座塔祭拜
的則是這三位君王的皇后。




在這個時期,吳哥帝國已經發展出燒磚的技術,建造塔的素材是紅磚為主。紅
磚可以直接在上雕刻,不過大部分還是會用石灰,某些材料混成灰泥狀的物質
,黏附在紅磚築體上來做修飾。隨著年代久遠,紅磚外層的灰泥都已剝落,紅
磚裸露了出來。Preah Ko的門楣上運用灰泥製作的雕塑被認為已經達到了極高
的水準。



正面三座塔的前方各跪著著一隻牛,代表著濕婆神的坐騎Nandi難底。除了面
向東方的門有開口之外,其他方向的門都做成假門。塔門的兩側地上各有一尊
石獅鎮守。



照的不是很好,其實應該盡量照正面的。


塔的正門都是面向東方,其他方向則是作成假門。門楣雕刻則是用灰泥塑成。
這裡已經可以看到了幾個要素:以中央為軸向外輻射對稱的形式,以及將神話
人物運用想像力雕塑出具體的形象。雕刻的中央是卡拉Kala,或者稱為
kirttimukha,經常被用在門楣之上作為門神。左右兩側可以看到兩隻面朝外的
Makara。在神話中,Makara海神Varuna的坐騎。有學者認為Makara的形象源自
於鱷魚,甚至海豚,然而在其他文明神話中也有看到類似的形象的神獸出現。
Makara後來傳到中國之後,翻做「魔羯」,用以對應希臘神話中對應到黃道十
二宮的星座之一。


Kala是一隻非常貪吃的神獸,有一次,他跟濕婆抱怨說人類貢獻的祭品不夠他
吃,濕婆覺得不大高興,於是命令他說,既然他這麼愛吃,那你就把自己的身
體也吃掉吧,Kala聽命之後就把自己的身體吃掉了,最後只剩下了一個頭。對
於Kala的聽命,濕婆感到無可奈何,只好命令他去看守門口,將任何擅闖的人
給吃掉,於是Kala便成為門神了。在許多神廟入口的門楣上都可以看到他的雕
刻。


附註:Varuna、makara是印度教的神、naga則是本土既有的圖騰。(蛇、龍)


在塔的轉角處則有dvarapala雕塑,是為門神。後方三座塔的門神雕塑則是用
女神devata來當門神。



(毗濕奴的坐騎Garuda?)Garuda:迦樓羅,也就是中國的鳳凰,佛教的天龍八部之一


正殿的之外由兩層同心的紅土牆包圍,最外牆長寬分別為500m x 400m,內側
的圍牆則是97m x 94m,如今這兩層牆都崩塌的差不多了。這兩層牆的距離差
距頗大,因此有的學者認為古代的Preah Ko應該包含了宮殿。


在吳哥的建築中,”Gopura”(瞿布羅,印度教寺廟中,圍牆的入口門廊)和藏
經閣構造第一次出現是在Preah Ko,從外牆進入瞿布羅之後,會走在一個通往
正殿引道上,這條路由紅砂砌成,而且會和連往兩旁的迴廊交叉。


總結來看,比列科寺的許多建築現在都崩壞的差不多了,但是從殘存的底作卻
已經可以看到構成廟宇的基本要素已經發展出來了,在回字形格局之中,包括
了護城河、瞿布羅、藏經閣、中央通往正殿的引道、圍牆,以及迴廊。材料則
仍以紅磚、紅砂石為主。雕刻的工法則已成熟,並且運用巧思將神話人物以精
巧的造型呈現。


(待續)


10/23/2006 Milstei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l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