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電影評論 (8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抱著強烈期待,上映第一天就去看賽德克巴萊。

上集《太陽旗》的前面三分之二並不是太讓我入戲,但是最後漸入佳境,直到最後一幕最為高潮:莫那魯道背著搶來的步槍跑到公學校操場正中央旗桿下,氣喘吁吁的環顧四週,濃霧之下的殺戮戰場,滿地屍體與鮮血,表情嚴肅。他清楚地意識到一條必死的路已經展開,但這條死路卻又是必然的,因為他無法容忍尊嚴被外族所踐踏。這是悲劇的必然性。

第二個印象深刻的地方,是少年巴萬衝進去殺死日本婦孺的場面。暴力不應該濫用,但是需要暴力的時候導演絕不可手軟。對一個少年而言,出草在他內心的偉大意義真的有那麼明確嗎?我更寧願相信那揉合著復仇的心理,被以「出草才能成為男人」的名義下而正當化暴行。意即導演讓「出草」不只是單一片面的解釋。「暴力」總是可以有各種藉口。賽德克族或是日本人,沒有一方是純然的正義。

mil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時時刻刻》(The Hours)的故事是敘述三個不同世代的女人的三段故事,串聯起三段故事的則是維吉尼亞‧吳爾芙的小說《達洛維夫人》,吳爾芙亦為三段故事中的其中一段主角。

吳爾芙既被公認女性主義的先鋒,以女性觀點解讀這部電影便是常見的切入點。三位女性都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展現痛苦,並且都以死亡為其中一個選擇,前兩段故事還可較順遂的尋當時的父權社會的脈絡去理解兩位女主角的痛苦。然而,第三段故事卻讓這個切入點有些尷尬。

片中並未明確表明劇中艾德哈里斯飾演的男雙性戀理察是心理男性還是女性,梅莉史翠普劇中飾演的克拉麗莎亦然。片中的她既有女性伴侶,也有一個試管生下的女兒,她和理察彼此深愛著對方,儘管里察和她並未定情終身,里察另有一位已經分手的多年男友。第三段的角色性別設定已經模糊,因此要以女性觀點切入便難以解讀劇中人的痛苦。

mil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空氣人形》是從心物二元的觀點出發而成的幻想故事,早已有無數文學與電影作品圍繞這一主題。但導演是枝裕和注入了自己獨特的觀點和筆觸,使這份原型觸角旁伸到當代社會諸多面向,而最傑出的當屬其個人風格的帶著些許哀傷的疏離感筆處,影像道出孤獨的人對溫暖的卑微渴望。和《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伊脈相成。電影中有一段充氣娃娃對生命意義的溫柔獨白,是極為甜美且鮮明風格的影像佳作。

*****
「有一天充氣娃娃有了心」是整個故事的起始,同時在內涵上也已經憑空設定好心物二元為前提,得以直接排除哲學界的探討未艾,而能讓觀眾順利進入這個幻想故事。

mil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e survivors Jim met after his coma are Mark and Selena but later Mark was killed by Selena because he’s bitten and infected during a fight with zombies in Jim's house where they went for Jim's request of seeing if his parents were alive. But they had eaten pills to suicide and left a note to Jim on which they wrote about their despair of the hopeless and collapsing civilization.

They’re attacked due to Jim’s candle light in the night for watching photos reminiscent of his past family memory. So we can say Jim caused Mark’s infection. But, Selena is the person who killed Mark just because of suspicious. Jim asked her how was she sure Mark was infected? Selena answered that she would also kill Jim if he might have been infected, “in a heartbeat”. Never hesitate.

In the later plot, the director is talking about the gradual loss of hope and humanity, along with the devastation by virus. The military, government, and all society are stepping to ruins. And Danny Boyle conceived audience of Selena’s change by Hannah and her father Frank.

mil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敘述伊拉克庫德族少年畢拉偷渡到法國,並嘗試游泳橫跨海峽到英國去尋找女友米娜的故事。在法國他認識的游泳教練西蒙得知後協助他,也許起因於某種對於破滅的婚姻的救贖心理。

「他已經走了四千公里,現在他想游過英吉利海峽」
「當妳離開我,我甚至懶的過馬路去追妳」

mil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故事背景的取材,背景的營造,敘事的鋪排,演員表現,以及戲劇張力的運用,橫貫所有的是寫實主義的觀點。

看了爾冬陞的兩個作品《門徒》以及《新宿事件》。我先看的是較晚推出的《新宿事件》,相較之下整體的敘事以及人物的刻劃較為完整,這兩部的上映日期只隔一年,不知道是否拍攝的檔期重疊,而讓較慢上映的《新宿事件》得以修正瑕疵?

取材

mil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此簡單的劇本對整個團隊,尤其是導演,是個挑戰:一個酷愛旅遊登山的年輕人出了意外被困在岩石狹縫中。不難猜測的是他走的不是一般遊客會走的步道,因此沒有其他人會經過可以救援,此行之前也沒有充分告知行程──總之是個被孤立了的危急情況,這是背景。

背景交待完畢,接著就是自助的過程。但是這樣要撐起整部電影還是不夠,剩下的就是主角在這個過程中的回憶,幻想,心理狀態,情緒……等等。這是整部電影最精采的部份。

Danny Boyle證明了他的才能,利用實驗性質的影像:分割鏡頭,高反差,失焦等等,切合心理狀態的音樂運用,最精采的仍是James Franco的演出,讓這段過程扣人心弦。,否則,這裡的故事情節僅是由主角的片段回憶所組成,但之所以產生令人有繼續看下去的動力的無非就是上述導演與演員的精采表現。

mil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e blind side" isn't bad but is nothing but a pop movie. The premise of adaption from true story which might be written in poster, is the only thing to convince audience its reality. Anything esle about the plot is absolutely pale and shallow. Its main function is to comfort people by the filtered inspirational story but ignore anything bad. That's ok, surely, don't be so sreious. and by its nomination by AMPAS shows the commercial essence of the academy again.


mil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hat a amzing excellent horroe movie about a insane teenager's illusion,it's about irony of reality, sadness of the truth, inevitable fate, critism of hypocritical adults. It mentioned time travelling but it takes it as a raw to duscuss free will. The most important is it's still a story. Yes it has something interesting but it's never a lession.

But, it's still too weird for people. sadess, and darkness. I think probaly hard-core fan would like it. it's a cult movie.


mil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劍雨絕對不是什麼刻意要講什麼大道理,企圖把武俠提升到什麼層次去的作品。他就是要好好的把個故事說給你聽的電影。總算這個想法,近來是越來越多編導回神了。

所有武俠該有的梗都放了進去,細心編排橋段,氣氛醞釀,故事鋪陳,該打的戲,不要刻意亂添,要注意故事的合理性;該有的文戲,也不要嫌麻煩,好好的經營一下人物的情感其所由來,用以說服觀眾。最後也耍了個小小顛覆,讓這場武林風暴說穿了仍是場荒謬遊戲。而故事的最重要核心,還是在於人物的刻劃,梗可以老套,但要安排得宜,故事可以陳舊,但是鋪陳不可馬虎。比方說前面適度埋個伏筆,最後關鍵時刻爆雷出來,那個張力自然就打動人心。雖然打戲真正最好看的還是楊紫瓊,但是其他人藉由適度的剪接運鏡,搭配人物性格的刻劃,打的就有了內在,而不只是雙方互毆。(要著重打的暢快淋漓也行,但就要到達Taken,或是導火線,殺破狼那般水平)

舉出兩個編劇對打戲用心編排的地方:第一是劍法,第二個平衡。

mil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精巧的故事被導演用流暢環環相扣的敘事帶出,這樣的影匠技巧是一個優秀導演的基本功夫。中島哲也無疑是被歸類成強烈的表現主義的導演,他讓我們知道了不是他把電影拍的像MV(ex: across the universe),而是把MV的表現方式用電影的血肉成長出更鮮豔的花朵,讓電影這門藝術再次證明了它的多元。

「從這個文本裡粹取出了什麼反映了日本社會當下的哪些」這個瑣碎過程有許多人樂於從事。在這裡不贅述。我所讚賞的是,電影在如此絢爛的表現手法之下,導演竟然還能把電影始終維持在故事本身的基調中,不但沒有喧賓奪主,反而更因為這些表現的動人,讓故事的內在更被催出強烈的情感力道。

「復仇」是人類原始的情感衝動,中島哲也用絢爛的影像音樂表現手法,適度的配合著故事的敘事,讓這個原始情感有了讓人(讓我)看的激動的無法動彈的力量。

mil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hutter Island", made by Martin Scorsese, made some people disappointed due to its insufficient difficulties of puzzle. However, I don’t think the producer or director intend to make a suspense film but a plot with a puzzle to perform a man who is suffered by his past memory without any awareness. If he really wants to play a riddle game with audience, he has a lot of chances to bewilder us. The point is how it goes and what he shows along with the plot. I see the leading man: outstanding actor Leonardo Dicaprio shows how a patient lost himself in continued nightmare; I see a few excellent sections shows a good director’s skills to render a horror atmosphere; and the best is the ability to overlook total plot and made every line every word every move has its own function. Especially in the rear part, what appear in the front become clues to the truth. Nothing is wasted. It’s so CLEVER and I always found this kind of work in sophisticated directors, maybe it manifests sort of wisdom in veteran directing.

Although it doesn’t show obvious intention to deeper meanings, director still insert some meaningful line to give audience a glance of his ideology: please notice every conversation between insane Teddy (Dicaprio) and other persons, it’s about violence, of people, of institution, of Country, these dialogue is made elaborate.

The end is unexpected not due to the puzzle itself, as I said, it’s not hard, and director seems not intend to focus on this, the unexpectedness is rendered undramatically: Teddy seems leave his “cycle” and then director tells us he fails actually, but actually, he made choice. And it undoubtedly means, whatever this is reality or dream, true or fake, he decides to own the good and dies.

mil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月球漫遊是一部優秀的電影,以及一部優秀的科幻電影。


為什麼要做這麼添足的陳述的原因是,「科幻電影」這個類型在好萊塢挾其資金與資源的情況下,在一般觀眾的認知裡已經帶有些某些預設前提,而混淆了真‧科幻該有的意涵。雖然有科幻迷用硬科幻,軟科幻做區分,但是並沒有形成普遍的共識。因而,一個帶有「某些科幻元素」的優秀電影,照理說應該就是一部優秀的(硬)科幻電影,但事實上,用硬標準來看,他可能其實是一部優秀的「帶有科幻元素」的電影,或者是,一部優秀的軟科幻電影。如回到未來,有許多細節使用科幻元素上不夠硬。甚至魔鬼終結者的前兩集可能都可抓出不少毛病。


反之,一部優秀的科幻電影,不論軟硬,都應該就是部好電影才是。但這個陳述放在今天來看也會發生問題,追根究底還是前面說到的軟科幻硬科幻之分。比方說像變型金剛這部電影,其實只是部帶有科幻元素的電影,但因為他把這些科幻元素玩的很兇很炫,以致於被認為是部好看的電影,而多數認為他好看的觀眾,多半也不會反對,他不是什麼經典名作,沒什麼深度內涵。但因為「科幻」被混用等義於作「科幻元素」,所以因為這部電影把這些元素玩的很炫很爽,就被說是優秀的「科幻電影」了。精確說來,我們應該說變形金剛這類的電影是,「賣弄影像技巧上很優秀」的一部電影。


總之,這裡所說的「優秀」的「科幻電影」,是指,一部優秀的電影,『且』這部電影使用的是「夠硬的」科幻的元素。注意,最根本的前提仍然是在於「電影」上。


說了這麼多,終於進入本文。2009月球漫遊可以說是符合上述定義的電影。有科幻元素,且不賣弄炫目花招,而讓電影回歸故事本身。而許多科幻元素其實是融進劇情本身之中。舉個反例,像變型金剛這種片,是有科幻元素──外星人,但是劇情本身不過就是平庸的故事而已。第九禁區的科幻元素也是外星人──而故事本身其實是種族隔離政策這個地球就有的東西。舉個正例:極光追殺令,電影比較像是人產生的幻覺,結果其實是外星人的陰謀。或者是像一開始的駭客任務,一個尋常的現實世界。


(以下牽涉故事劇情)
電影的內涵要讓人思考的主題其實也只是個最根本的哲學問題之一:存在。


而成為優秀的科幻在於,他巧妙的將科幻元素融進故事本身,來引發這個哲學問題的探討。包括了技術面的複製技術、人工智慧、工程題材面的月球開發案,而這些外在面都是在鋪陳出內在面的,前面提到的存在問題。這是一個優秀的劇本,因此雖然電影很精簡,在拍攝上沒有什麼失誤的情況下,因為內涵的豐富即成為一部優秀的科幻電影。


因為記憶可被複製移植,人是不是跟機器無異?


人如果相信眼前的一切,儘管不知道真相,對他而言,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悲哀而死去,他是悲哀的嗎?(可以拿駭客任務來比較)


這極殘酷的真相正和故事背景──月球基地的孤寂相呼應。人類被丟到曠野孤寂的存在著,正如Sam被丟到月球寂寞的採集能源礦石。


導演藉由劇中人工智慧Gerty的選擇來回答人性問題。似乎有了人性的機器,這家公司沒有人性的利用複製人來採礦,以及覺醒的複製人:決定帶著記憶回到地球。導演跳脫人和機器的分別,而訴諸「選擇」本身來切入,換言之,不管人的腦子裡怎麼連線,複製人的記憶怎麼移植,Gerty又是怎麼被設計,選擇本身都可以讓人性有意義。機器、複製人亦然。


劇情之巧妙也在于他都是藉由故事來表現他自己的看法。意外造成兩個複製人相遇而知道真相,其中將死的人做出選擇,讓另一人帶著記憶回到地球。於是,意義就在選擇的瞬間產生,意義是帶有創造性意涵的,不因過去記憶的虛假性而否定──就算過去全都是假的,也因為知道真相的此刻,做出選擇的瞬間,人有了存在的意義。但是接著我們要問,過去活在被移植記憶中的主角,他的存在意義是否為真呢?帶著即將回家的渴望對抗孤獨,結果進入太空艙後沉睡後就被殺死了,而另一帶著相同一樣記憶一樣的渴望的複製人馬上生產完畢上線工作,這是個點出人生荒謬的科幻式劇情。人類其實不也是帶著傳承的記憶盲目的繁衍著?劇中人Sam還有個回家的目的,現實中多數人類卻是沒有目的的活著。亦即,一個其實是被欺騙的複製人也因為謊言而活的有意義,其實自認真實的我們卻活的沒有意義。重點在於,Sam即使發現真相,也繼續讓他的目的延伸下去:真正活著回地球。


01/15/2009 Milstein

mil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前言:轉型正義,一開始是關於該怎麼處理的程序問題。接著無可避免的演變成了對正義本身的質疑問題。近年來許多優秀電影皆昭示了這個進程。而這些皆昭示著這些國家們對歷史的觀看的緩慢進展。


漢娜代表一個赤裸裸的人類,僅此而已。首先一一檢視電影中她的二元性吧:自卑/自尊;服從/掌控;情感/理智。


她掌控一切:從一開始對麥可的照顧,等麥可病癒來拜訪他時,她命令他下樓取煤炭,這連番理所當然的行為彰顯了她對麥可的控制。因此麥可後來咆哮:「妳控制這一切,一切都是由妳決定的。」我們可以延伸猜想她對於良好家世的麥可的情感,亦是帶有自卑而起的控制欲意味的,至少是利用識字的他為她朗讀。她掌控著麥可的青春美好的肉體以自娛。因而,裸體的表現便有其必要性,因為少男肉體之美正是導演要觀眾看到「她所看到」的;


然而另一方面,她完全服從國家機器的指令,一點也沒有自我的表現餘地。包括電影沒有交代的她加入黨衛軍的過程。當她被升職時,她選擇不告而別這份情感;這當中的情感矛盾被以下述這段戲表現出來:她即將不告而別時莫名的對麥可發脾氣,不知情的麥可悲傷的問她是否愛他時,凱特溫絲蕾裸身躺在浴缸裡,半搖頭卻又點頭的回應。事實上電影至此不過三十分鐘左右,凱特溫絲蕾幾乎已經以她的精湛演技訴說了關於這個角色的一切衝突。服從(國家)的、自卑的(文盲、年華老去、職業)、/掌控(男孩、上流階級)的;尊嚴的(掩飾自己是文盲,不喜歡被麥可看見她的職業)


情感與理智的二元性相對而言並不明顯,且似乎可被歸類於服從/掌控之脈絡之下。漢娜會跟隨著麥可朗讀的故事而悲喜,但又喜歡強調:「我怎麼想並不重要。」可以說,所謂她的理智其實仍是服從,服從國家機器,服從命運,沒有自由意志。


自尊與自卑的二元性雖然也可被歸到服從/掌控之脈絡下,但是在電影後段還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後面還會談到。我們知道她雖然掌控著麥可,但是當麥可意外闖入她工作的地點:電車車廂時,她的反應是憤怒。因為這觸動了她敏感的尊嚴神經。另外,導演用鏡頭的對比以及演員的表現,都已意在言外的傳達了漢娜作為年華逐漸老去的女人的自卑感。穿著泳裝的少女的畫面出現了一次以上,顯然不是做為過場的情節交代,而是交叉對比出她的衰老;女老闆以為漢娜是麥可的母親,漢娜帶著捉弄意味的在女老闆面前吻了漢娜──是否也能解讀成是他捉弄著不知情略感意外的漢娜呢?


電影之優異在於,編導巧妙的將這些二元性融入兩人的愛情當中,她既是拒絕麥可,也是拒絕自己,拒絕自己的自由,而完全的服從。另一方面,她對麥可的命令,雖說是掌控,但卻又帶有憐愛之情。兩人做愛時,漢娜引導麥可使她自己高潮,但又不能否認兩人雲雨之間的愛慾交雜。而此愛慾交雜之曖昧,其實正是電影不可被尺度束縛的重要原因。(如李安的色戒便如是)


即使電影只有這樣,也因為凱特的精湛演技而成就一部好電影。接下來,引入男主角麥可之後,電影因而有了更深層的內涵。


麥可是個疏離的人,「You are distant」他的女兒這麼說。透過他我們看見導演的視角,而這個安排並不僅僅是作為一種對事件的觀點,之後將會變成一種必須的位置。


漢娜離開麥可之後,下一幕直接跳過戰爭。此時,進入法學院的麥可在法庭的旁聽席上重遇了面臨大審的被告漢娜──戰爭這個大家都已經知道了的事情完全沒有交代的必要。


漢娜在法庭上做的不是在抗辯,而是在陳述事實。教堂起火,猶太人被反鎖在裡面,但她不能把門打開,因為她們接受到的(國家下的)命令是要看管犯人。這不得不令人膽顫心驚於漢娜完全沒有意識到人的生命被剝奪的事實,原本該是公平超然的法庭,到後來也因為漢娜沒有人性的陳述著殺人的事實而被仇恨淪陷。連其他的被告,也紛紛將罪過推給她一人承擔,一切都是她的錯,一切都導因於她的「惡」。


當法庭被仇恨佔據,正義就蕩然無存了,而只是復仇而已。這馬上引發的問題是,如果指控漢娜是服從國家的意識型態而行動,那基於另一種意識形態的人又有何立場指責她?


漢娜只是一個沒有意志的人而已,這裡有不錯的薪資,所以就去應徵,她服從於國家,自己不需要思考。所以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殺人的事實。換言之,她根本不覺得自己有錯。她反而因為服從命令,而自認正確。於是產生了第二個問題:一個人必須知錯,懲罰才有意義。對一個完全不覺得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人加以罪名是有意義的嗎?如果沒能讓犯罪者意識到錯誤,刑罰就僅僅只是作為報復。如果只是報復,那麼也僅僅只是人類暴力的循環而已,這樣使歷史瞬間輕薄難以接受的的無意義性又豈能讓死者安息?


編導此時又將漢娜這個角色複雜的二元性巧妙的箝合到這個正義之爭議的法庭裡:她其實是個文盲,但她不願意承認,因而默認了那份屠殺的事件報告書是由她所執筆的。她服從國家,她沒有意志,但此時卻又捍衛她的自尊,即使因此而被定罪。她展現一種決不妥協的態度,反而使她成為真正的人,反之,其餘見到有機可趁的被告趕緊將罪通通推給她以自保,這樣的「人性」恰恰形成最大的諷刺。沒有人性中的慈悲心殺屠殺猶太人的被告們,仍保有人性中的惡劣來攻擊他人以自保;被指責最沒人性的漢娜,為了捍衛自己的尊嚴而默默承受這一切加諸於她的惡之指控。歷史的正義因為人的意識型態與仇恨而消滅,而以人性為名提出的指控反而考驗出罪犯的人性。不論是正義還是人性,在這個法庭內都被拆解掉了,那究竟要以什麼來對漢娜加以定罪?


編導繼續將坐在旁聽席上意外重新看見漢娜的麥可引發的人類情感矛盾也箝合到這個正義與人性被拆解掉的法庭中,於是成了全片令觀眾動容之處。麥可的問題是,他可以向法官揭露這個只有他知道的秘密:漢娜是文盲。這是事實,而事實是正義的必要條件,但這會摧毀掉漢娜的尊嚴。但是若他保全了這個秘密,漢娜就會被錯誤的指控且定罪,這就不會是正義。不論哪一個選擇都無法迴避嚴苛的自問:這是對的嗎?不只如此的是,電影前一小時讓兩人累積的情感,使得麥可對這個抉擇不可能僅有理性思考,這一段往日痛苦的回憶亦在他內心劇烈的翻騰,使他痛苦不堪。我們可以拋開這一大堆什麼正義的討論,僅僅只看麥可的內心:擁有秘密是如此痛苦的事情,他要保全漢娜,就必須親眼看著她走進監牢受苦。結果他說:「她自己已經選擇保留這個秘密,我有什麼權力揭露?」他忍受的痛苦包括了,整個歷史對漢娜的唾棄。包括那個法庭上所有指責她的人。他漠視國家以暴力加諸於她個人肉體之上。


我個人對這段戲非常讚賞,因為他將人類情愛融入歷史正義的經緯下,而讓觀眾有一適切的(痛苦)觀點來切入歷史正義。


電影的時間不斷往前行走,直到九零年代。離婚了的麥可回到家裡,翻起舊書,想起往事,最後決定寄錄音帶給她,為她朗讀。但辛苦學會讀寫的漢娜的回信,得不到麥可的回應,麥可就像受創的人,猶豫不決,欲進還卻──他還沒準備好面對這段歷史。


即使他安排好即將出獄的漢娜的工作住宿,他仍游移著眼神不敢直視漢娜。或許難以解釋漢娜自殺的原因,或許是因為她失去了掌控,反而需要仰賴麥可,這抵觸了她的自尊。麥可對她眼神的猶疑與迴避可能是害怕刺傷她的自尊,這其實反而更是一種刺傷。也可能是因為那場審判,使他無法坦然的面對漢娜──他不敢問心無愧自己是對的,他沒有找到他自己的正義。不管哪種,我們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如同麥可無法像少年時期單純面對她,漢娜也再也無法面對麥可了。這段戲有點晦澀不明,沒有交代漢娜自殺以及遺囑交代將錫罐以及裡頭僅餘的錢交給受害者遺孤的理由。但這時我想不理性的說:凱特溫絲蕾是這樣的演員,她讓你知道的比電影劇情更多。


而卻也正是因為漢娜的死,麥可才能真正面對過去。麥可之所以必須疏離,因為他逃避著自己的歷史,即使時移事往,人事已非,他仍被記憶(歷史)綑的緊緊的。漢娜自始至終都堅持著自我,包括選擇自殺。麥可的哭泣不只有故人死去的哀痛,還有著對這整段歷史的悲愴,和自己始終無法親手揭開過往的軟弱而哭。但至少,他仍然可以因為漢娜已死,而揭露一切,所以電影在他帶著女兒到漢娜墓前,開始訴說他的歷史做結。


麥可的疏離不是作為客體來觀看歷史,反而是他的必須疏離,正正反映出我們面對國族歷史時的痛苦,而唯有當老兵遺孀這些歷史的當事者全都死去之時,我們方能靜靜的觀看過去,這似乎是一種悲傷的無奈,但卻找不出更好的位置。在當事者的墳前,才能平靜的向下一代訴說這段過往,方能避開那個仇恨的法庭,避開正義的爭端,讓事件回歸到事件本身。而事件本身其實只是非常簡單的,人與人的故事而已。


01/11/2010 Milstein

mil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九禁區是一齣披著科幻的外殼,骨子裡控訴種族政策之惡的電影。若將電影中的外星種族替換成任何地球上其他受壓迫的民族也不會影響故事的結構。故事背景設定在約翰尼斯堡箇中原由不言自明。電影已經表態如此直接,從種族隔離之惡的觀點來切入也是最適切的。簡單而直接。雖然不像其他優秀的科幻電影可以有很多角度去切入,但是並不是簡單的電影就是不好的電影。


我認為電影好看的地方是因為:
1.因為是科幻所以一開始的懸疑性可被輕易原諒。導演乾脆不解釋外星人為什麼突然放了架難民船過來反而讓觀眾更早進入狀況。
2.顛覆過去電影中對外星人的刻版印象
3.不是英雄的主角偶然且突然的被迫改變了命運
4.主角從抗拒到接受到選擇的過程
5.「歸鄉」這個動機引發觀眾的認同


3~5並不是這部電影才有,是古往今來許多戲劇的共同原型。而第九禁區的導演將之處理的很好,這可歸功於前面說的,開宗明義之簡單直接,接著就是參以基本戲劇元素。


最後主角做出選擇,協助外星人返回母船,最終犧牲了自己(放棄回復人類的身分),事實上他的命運本就是無可逆轉的,他只是接受了即將變成外星人的事實而已。當外在劇情的激烈打鬥,炫目的特效以及優異的分鏡和調度居功厥偉,加上了內在的上述選擇之衝突,這段戲就可讓觀眾精神投入而緊張。最後小船冉冉上升返回母艦時,銀幕呈現一種儀式性的莊嚴,一方面是前述緊張情緒的紓解,同時也是主角完成使命後,藉由儀式的莊嚴來昇華他自己的悲慘。然而,觀眾卻是局外人。因此,當看到最後成為怪物的主角時,儘管他本身已選擇接受這個命運,身為局外之觀眾卻會感到鼻酸。這樣的運用讓第九禁區和其他訴諸炫目特效大亂鬥的科幻電影(如:變形金剛)區分了開來。


雖然主軸仍是關於種族隔離之控訴,但導演仍然掌握並優異地執行了以上之基本簡單戲劇元素。如果電影沒有這些戲劇元素,只是告訴我們種族隔離很不好,這些人類很壞,那這部電影應該不會這麼好看。我想該歸功於製作人對電影的定調明確以及導演的執行完善。


2009/12/03 Milstein

mil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灰熊人的末尾,導演的旁白非常直接的表達了他的唯物觀點:熊的眼中看見的似乎不是提姆以為的,他在熊的眼中看不到什麼情感、慈悲,而只是原始的本能。而這也是我認為全片最閃耀的一段,導演非常細心的呈現了提姆的故事,最後其實毫不留情的否定了提姆的信念。我們知道,紀錄片要客觀,但並非排斥導演的觀點,導演客觀的呈現出提姆其人,但卻正是用這些影像本身為其自己的觀點做了強力的注解。


提姆其人比「天譴」中的男主角更符合荷索的故事的原型,一個赤裸裸面對自然的「人」。「自然」本身是中性的,是人類賦予它性格,賦予它靈性,自然才變成一個具體的東西。然後人類便自以為和自然相安無事。在無法適應人類社會的提姆身上,這個「model」更是簡單直接,但事實上,所有人類的文明又何嘗不是如此?人類從茹毛飲血的猿猴到升火熟食發明文字成為「人」,將自然神格化加以膜拜,便是因為認知到自然的無情,才必須神格膜拜取得內心的安寧,得到人神之間的合諧,但是其實,自然本身是和人類的心念無關的,風調雨順時,人以為是誠心而至,等到旱災水災,便又覺得是觸怒了天神而引致。其實這根本和人類無關。「天譴」便是藉由西班牙王室/印地安人,文明/野蠻,去影射人/自然的這層關係上。而夾在其間的主人翁是個瘋子,甚至也必須是個瘋子,因為他是夾在人與自然之間的人,夾在有知覺(人)無知覺(自然)之間的人。電影中他們的動機是尋找黃金城,在這片新大陸建立新國度,他們在路途中宣示脫離西班牙獨立,宣稱將佔領此地,將順河而下路過的蠻荒之地都昭告為國土,這些行為被荷索的鏡頭放在那樣洪荒之內,顯然是導演要刻意呈現的荒謬。最後人全都死光,只剩山川長河依舊無情的存在著。「天譴」的末尾,導演的意識形態已經很明顯了。

mil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平實而論,Public Enemies不是個爛片,但是正因為Michael Mann曾經執導了Heat這部電影,而Public Enemies又有太多和該片一樣的元素。使得這片不得不去和Heat做比較,因而相形見拙。


所有在Public Enemies看得到的屬於Michael Mann風格的處理,都可以在Heat中找到,且沒有超越;而Heat沒有,Public Enemies中特有的東西,卻沒有達到令人亮眼的地步。結果,Public Enemies成了夾在Michael Mann的Heat和新的嘗試,兩者間的過度作品。

mil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


這部電影最出色的地方在於鉅細靡遺呈現了「死亡的儀式性」。

mil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篇文章寫的很不好,在此整理一下。


要從美學的角度去切入安哲羅普洛斯的電影。因為欣賞他的電影總會被其風格化的影像語言所攝惑,被激起的是一種美感,一種帶著悲傷的美感。

mil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看的第一部安哲羅普洛斯的電影是《尤里西斯生命之旅》,那是在高中的時候,自己跑去真善美看的。後來大學時看了《永遠的一天》。不知道多久以前才買了太古發行的一套合輯:《賽瑟島之旅》、《霧中風景》、《尤里西斯生命之旅》,以及近作《悲傷草原》。看的進度非常緩慢,或者可說根本沒有進度,像《悲傷草原》就還沒有動,都是在等待心血來潮時再說。對我而言,與其勉強自己去看某部(人們公認的)經典,不如等待自己有那份心情再看最是合適。


一般來講,我會從劇本的結構出發,先看劇情的發展的各個環節,節奏是否適當,情節是否吸引人,並從中看出導演的著墨,接著再去看演員的表現、作者的觀點以及其詮釋,甚或有意識形態。但是用這熟悉的角度來分析安哲的電影會沒有施力點。

mil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