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幾部電影短評


其實我算是看電影看的蠻兇的人,平均一周最少會看一兩部電影,多的話則是
可以一周六七部之多。在部落格上會發表的都是印象較深感觸較多的,每一寫
就耗去大半時間;如果是寫評論,則會花去更多時間。因此,看的電影越多,
反而越沒時間寫下對電影的感想。不過話又說回來,租DVD時,大半時間我不
會想租那種一看就很艱深的電影就是了。



《玫瑰人生》

在敘事結構上做了點巧思,將Edith Piaf最後一次豋場演出的過程中,不斷插
入倒敘她傳奇的一生。


導演在結構的安排上讓兩條支線最後收攏在Piaf的最後演出,使的這次的最後
演出彷彿濃縮了她的一生:Piaf對音樂的信念,她來自艱苦貧困的環境,音樂
就是她的全部,沒有音樂她就再也沒有自信,沒有意義,儘管已經病痛纏身,
她仍堅持要作最後一次登台。


但是成效只能說事倍功半,因為敘事過程中發生了很多跳躍的劇情,不夠順暢
的敘事讓情緒的蘊釀不夠完整。


我認為這是事後剪接沒能救回的嚴重缺失。片長/故事/主旨,三者之間的比
例可以再微調,片長略長,或者刪減一點次要的故事,以使主旨更完整強烈。



《卸師宴》

最後有段戲是這樣的:兇手對昔日的老師聲嘶力竭的說著,關於舊時的傷害如
何造成嚴重的影響,那份痛楚以及憎恨。


這段情感十足的戲其實是導演想要表達的主題,這個主題也真的是不壞。


但是導演根本沒能力把這個主題的情感擴張成一整部電影,很爛的一部電影。



《導火線》

大推薦!!


武打片也在好萊塢流行好一陣子了,但是,還是香港出產的最讚!


簡單的故事,流暢的敘述,參入一點點的內心戲,剩下的就是--打!


最主要就是導演對電影的定位很明確,不像什麼卸師宴(以及很多的韓國恐怖
片),一直想要把恐怖片的層次往上提升,不但想耍恐怖,還要把那個恐懼和
某些人性陰暗面作連結,結果沒幾部能看的,好高鶩遠。「導火線」因為定位
明確,反而讓那一點點的內心戲發揮了適當的效果,讓人物的情感有到位。


關於武打就不用多說了,打仔身手與武術指導、運鏡與分鏡手法、剪接,是武
打片三大元素,一定要把這三個東西調配好才會好看。許多好萊塢片往往連其
中一樣都不行,或者是想要弄得很炫反而捉襟見軸,因此拍出來就不好看,比
方說李連杰到美國拍的頭幾部電影,好好一個對打被拆的亂七八糟的,節奏不
順暢,運鏡呆版。像李安就很聰明,知道自己不擅長拍武打,就中規中矩的放
個中景拍,讓袁和平設計好動作,鏡頭前兩個人就開始打了,與其想要三者兼
顧,不如好好的讓其中一兩項強項好好發揮。

看完這部電影,全身上下有如被痛毆一頓!通體舒暢!超棒!



《索命黃道帶》

大衛芬奇很會營造封閉、壓抑的電影氣氛,敘事技巧也和其他導演顯然不同,
他不大遵循遭遇-衝突-解決的三段模式,但是在這封閉的環境下的幾個小地
方,卻能讓人有不寒而慄的恐懼。


有人看的一頭霧水,不斷的期待兇手最終被繩之以法,因此看完電影就罵聲連
連,其實故事本身不是導演唯一想說的重點,那股人的執迷、神經質、和那個
年代的封閉感,是導演想要呈現的。


營造的恐懼感還遠超過「卸師宴」咧!功力高下馬上就看的出來了。



《狙擊生死線》

不怎麼樣的電影。有人或許要說,這是一部娛樂電影耶!我倒是要說,爽片要
拍的好也是很難的好不好!



《報應》

虎頭蛇尾的電影。不覺得女主角在電影裡的科學專業有多強。電影的主題比較
像是一個天主教徒對自己信仰掙扎的過程。看了幕後花絮,發現製作群想要搞
一個科學VS靈異現象的電影。看來結果不怎麼樣。我想X檔案(的前幾季)仍然
是這個類型至今最好的作品。



《無影劍》

這部電影我覺得是精神可佳,不過,觀眾是現實的,現實是殘酷的。


一部電影,要是史詩、有英雄、有炫麗武打、要氣勢磅礡,還要有愛恨情仇、
有人情糾葛。這種電影很難拍。中國的幾部(偽)武俠作品慘不忍睹,如今韓
國電影也來了一部。


不過,至少「無影劍」的製作群給人態度還是很誠懇就是了。那「我想拍一部
這類電影!」的努力,是看的見的。(包括那些意圖提升恐懼片這個類型的層
次的失敗作)不像中國那幾部,姿態擺的很高,自以為是,其實也沒什麼大道
理。


11/01/2007 Milstei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lstein 的頭像
    milstein

    Milstein

    mil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