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衛視撥的戰地琴人的後小段,這部電影也算是很特別的,剛看完覺得還好,但是時間越久,以及像昨天那樣偶然重看,都會有更多更深的體會。
導演羅曼波蘭斯基的筆觸是寫實的,但那種寫實中卻有許多細微處,會有種感覺是「如果不是親身經歷過戰爭的痛苦,是不會有這樣的筆觸的吧」,這和史帝芬史匹 柏這類盡量以效果打造出的寫實不同(那也是種寫實),而是種心境與觀點,越看越會有悲傷的感觸。我個人認為,要超越時代的作品終究還是要回到樸實。
舉例來說:對於戰爭的痛苦,他並未讓主角有「痛哭失聲」這類訴諸表層的詮釋,而是極內斂的不細心察覺不到的「好像要哭」來傳達他對戰爭之毀壞的深切之悲。這種自然而然的詮釋是許多未直接遭受戰爭之苦的導演沒辦法表現的。
就以同是波蘭籍的蕭邦來說,有許多演奏家有各種詮釋,有的簡直走火入魔甜到發膩,到頭來剩下的經典,仍是魯賓斯坦的詮釋,他的詮釋就是樸實,忠於樂譜,甚至帶有點陽剛,剛開始可能覺得平淡無味,但時間越久,這卻是最耐聽的。
戰地琴人打造的世界是一點一點的逐步崩塌的,到後來因為戰火整座城市面目全非,主角身處在完全徹底的非文明的世界之中,那應該體現了導演自身的經歷,他心中對於戰爭的感觸,戰爭在物理面是破壞,但對人類心理面的毀滅是更叫人心驚的。
順此脈絡下去,也就對於反戰者的信條較有體會。若非經歷過戰爭的毀壞,人就不會懼怕那種回歸空無的恐懼。可能是這樣,不熱衷形上思考的中國人,似乎沒有產生這種層面的反戰思想,而是基於生靈塗炭的「現世」的恐懼而反戰,而非基於精神文明的空無之恐懼而反戰。
有趣的是先前剛看完的魔戒完整版,雖然經過導演這一層的轉譯,但仍可以察覺到原著托爾金對戰爭的體悟:顯然英國人的他是立足於戰爭國的觀點,對不到結局的戰事的絕望感,以及選擇忠於內心深處的尊嚴並為此而戰,超越了戰爭表象的輸贏,而進入個人信念的維護的精神層面。這和曾經被關進集中營的猶太裔波蘭人羅曼波蘭斯基對戰爭體悟的立足點完全不同。兩相對照,都是對於戰爭這一個主題的深切省思。而羅曼波蘭斯基由於背景之故,更帶有一種對世界的無力與滄桑。
- Sep 25 Fri 2009 13:32
《戰地琴人》與《魔戒》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