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失蹤人口》


劇情的鋪排

電影的劇本顯現了Ben Affleck和Arron Stockard的編劇能力:在有限的時間內放入適當的資訊,以及將這些資訊做有效的編排。在兩小時的時間直線進行的敘事,順著主角的觀點,追查線索,並據以追查事件的真相,這是電影的前半段;電影的後段,則由前半段的伏筆,製造了適當的觸發,劇情有了重大轉折,進而將「真相」背後的謊言揭穿。關鍵在於:電影中幾乎沒有多餘的資訊,所有的鏡頭和對話都做了充分的利用,因而使整部電影的敘事呈現的非常緊實。


「謊言」是極為重要的劇情轉折要素。


失蹤女童的母親Helene向警方透露的資訊是捏造的,她是個很糟糕的毒蟲母親,謊話被揭發之後,案情有了進展;當他們以贖金和海地黑幫頭子交換人質時發生的意外,則讓案子結束在迷霧之中;先前主角Patrick向朋友打聽另一嫌疑犯,這件事情在電影中段產生了作用,他的朋友提供了該嫌疑犯的訊息(他並不知道案子已經結束),進而主角意外的得知案情有蹊蹺,而這場戲除了提供了劇情轉折的關鍵之外,內容看似和主線無關,但導演在這場戀童癖殺死了七歲男童的事件中安排了讓主角Patrick,他的女友Angie、一起辦案的警探Remy等人引發了自我情感之衝突,也讓警探Nick在攻堅行動中身亡。也就是說這段看似跟主軸關聯性低的戲,在人物的內在情感表現上卻被賦予了重要的份量。進入後半段後,Patrick發現,Remy在說謊,繼續追查,失蹤女童的舅舅,拜託Patrick協助的Lionel也在說謊,最後發現,這個案子的所有人竟然全在說謊。電影前半段靠著一個個的「真實」往前進,電影後半段,每一個「真實」都是謊言,靠著一個個的「謊言」,電影繼續一步步的「回朔」,最終回到了綁票案本身──所有事件的初始動機──它本身就是一個謊言。


這樣的劇本結構以及電影之實現,讓人看到的是Ben Affleck是個思路清晰精準掌控大局的導演,這讓觀眾期待之後的作品。




演員的表現

演員的表現可歸功於本身的詮釋能力,但不能忽略的是在片場拍戲時,導演和演員的溝通是否讓訊息正確的傳達。從電影敘事技巧來推估,我猜想導演是個能讓演員明白想要傳達之訊息的人。Casey Affleck飾演的主角Patrick,由於電影是用他的觀點來敘事,本身即是偏向中性的、冷調的,先天上就不容易發揮,因此較不好評斷其表現。相比之下,配角們由於是由觀眾(Patrick)觀點出發去冷眼看待,反而較容易表現鮮明的特質,Michelle Monaghan飾演的Angie、Ed Harris飾演的Remy、Amy Ryan飾演的失職母親Helene、Morgan Freeman飾演的Jack都有很好的表現,其中以Amy的表現最令人激賞。


電影的筆觸

本片採取的寫實風格,傳達導演的一個思維:電影的敘事者Patrick,同時也是導演(以及他給予觀眾)的觀點,並不想用太多情感來看待片中的道德難題。這也就是為何寫實主義風格的電影較符合我的偏好的原因。因為情感容易讓人的眼睛矇蔽,理性則能客觀的看待事情。我並非否定情感的存在,而是認為,因為保持理性而遭到壓抑的情感,當戲劇給予缺口時,那情感的力道將遠超過事件當下的直接了當的情感釋放;同時,抱持著客觀去看待他人的情感時,內在的移情作用會比較多元,而非僅僅就自己所感受特強的情感,獲得強烈的共鳴。唯有保持著內心的空間,才能容納人世諸多的愛慾掙扎之複雜情感。


失蹤女童Amanda的舅媽向Patrick求助時,隱藏在強自鎮定的外貌之下的無助;Amanda的母親Helene看到了毒蟲伴侶Jay的死狀,終於驚覺到自己的失職以及Amanda可能的死亡,惶恐的懊悔;Amanda的舅舅Lionel承認了謊言,說起被毒蟲母親冷落的Amanda時的心疼不忍;警長Jack說起了過往自身喪子之痛,以及之後對Patrick的請求,留下Amanda時的懇切;Patrick的女友Angie從旁觀者轉變成主動對Amanda的遭遇表現了積極的態勢,最終和Patrick因為Amanda的去留而決裂的無奈;導演採用的是中性、理性、冷調的觀點,因此當觀眾看到這些鏡頭時,內心更能裝進他們的情感而感動。



電影的內涵

藉由Amanda的綁架案,得以一窺文明城市的底下所隱藏的髒污,在看似穩固的價值體系建構的社會之下,崩潰程度難以想像的真實。我認為電影在概念上是成功的,因為我們的確在電影中看到了也感受到了劇中人物的道德界線被模糊所帶來的焦慮。愛小孩的人,選擇了有爭議的手段,同時參雜了私欲,謊言的背後是否就是真相?自導自演綁票案的初衷是為了給Amanda的失職母親一點教訓,還是因為那意外的黑錢的利益所引誘?以愛之名的行徑,是否隱蓋了對「愛」本身定義的專斷?四歲的Amanda還沒有能力做選擇,但是大人們是否有權替她選擇?諸多道德難題突顯了人性的脆弱面,電影呈現了沒有道德核心價值的Amanda的家庭,即使曾經因為Amanda的失蹤而有趨向正面的跡象,但是電影最末看到的仍是個沒有價值核心維持住的,不成家庭的家庭。道德難題也毫不留情的撕毀了原本美好的關係:Patrick和相愛的女友Angie因為對Amanda的選擇而分手。對/錯、善/惡、好/壞、是/非,二元價值觀的模糊空間總是電影想探討的,作者想思考的。道德模糊造成的核心價值崩解,這種事實一直都存在,只是人們願不願意去觀看。這樣的主題,令人想起已逝波蘭名導奇士勞斯基的作品。


真的要挑剔瑕疵的話,就是電影想要與Boston這座城市的底層邊緣做意象上的聯結,有些力有未逮,只在片頭和片尾有些許的感覺。這時則又使我想起名導麥可曼恩。


05/21/2008 Milstei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l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